“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年发射,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航天五院自行研制,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航天五院展厅里,参观的学子们仰头凝神,观看悬在展厅上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同比例模型,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详细生动的讲解。
5月9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部分师生、睿信书院党支部成员共同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参观,本次活动结合“我的祖国我奋斗”暨“担复兴大任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要求,特别邀请了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金军,自动化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睿信书院学生工作副院长张宏亮等,旨在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感悟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引导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共建一流大学的奋斗热情。
一段生动的影片带领师生共同重温了成立于1968年的航天五院的历史沿革和我国航天事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回顾了近50年航天五院在卫星应用、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空间生物等产业的重大突破成就。观影师生对我国航天的光荣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我国空间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钦佩与自豪。
观影后,工作人员详细解说了航天五院自主研发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这三大中国航天发展的里程碑。看着中国空间技术从最初的“小小”的东方红一号,到如今的“长征”系列、“神州”系列、“嫦娥”系列……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激发了大家的强烈自豪感,坚定了实现航天梦和中国梦的自信心。
随后,师生们跟随工作人员共同参观了导航定位、通信广播、对地观测、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六大系列航天器模型和部分实物,近距离地看到了媒体报道中的人造卫星、发射器、地面站系统等。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模型与实物,展示了航空技术在卫星通信传输、气象服务、农业育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尽管短时间内很难全面了解专业高精设备中的奥秘,但师生们真切体会了航天技术的复杂与精细,震撼、惊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科技成就,为祖国倍感自豪。
参观、学习、思考,每个人都沉浸于广袤宇宙世界和航天梦中……在本次参观即将接近尾声时,师生们纷纷驻足在了一面巨大的展示墙前,这里铭刻着航天五院先后成功发射运行的200余颗航天器及其总负责人、总工程师。展示墙的左右两边分别醒目地刻着两行大字——用卓越铸就辉煌,用成功报效祖国。“我觉得一个人的名字能够铭刻在这面墙上是一件无比骄傲自豪的事,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和我身边的北理工自动化人也能出现在这面光荣的墙上。”自动化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邦威如是说道。在蘑菇云腾空而起、火箭升空背后,仿佛能够看到一代代航天人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不懈奋斗。师生们更深刻地领会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
回顾航天发展史,无数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值得自豪的是这其中也有许许多多北理工人的汗水与拼搏。学院、书院师生将发扬航天精神,爱国奉献,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实际行动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同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石晓笛:参观过程中,我仿佛又一次感受到航天人的精神力量、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作为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宇宙承载着人类太多的梦想与好奇,现在人类只窥视到宇宙的一角,还有更多奥秘与精彩等待我们去探索。
狄晨瑛: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奋进,创新,严谨,敢为人先的航天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激励着我努力科研,提升自我,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为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勇担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
郭卫燕:通过这次近距离的交流和学习,自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自豪。
赵维爽:航天五院一个又一个创新性的工作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不禁为之震撼,为之自豪,也坚定了自己努力科研,献身航天事业的信念。
陈岳红:参观航天五院,不禁让我想到,当年学校魏思文院长提出的“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梦想。在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员在不懈努力下,终于实现了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卫星全球覆盖,为中国在空间领域取得了话语权。作为自动化专业学生,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为中国梦,航天梦而不断奋斗。
张永炎:航天五院参观使我明白了科技强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了解到自动化学院在航天领域也有很多优秀的校友,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我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争取以后可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史麟哲:航天院承载了新中国以来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百余颗人造卫星运行在地球上空,执行着导航定位,遥感,播报,侦查,空间科学探索的任务。这都是中国航空事业的成就,是中国航天人辛勤奋斗的成果,为此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