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部门:总体一所、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市政规划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技术创新二所、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牵住的“牛鼻子”。其中,零碳园区建设成为园区低碳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大量既有先进园区实践与前沿学术成果的研究表明,基于数字化手段和智慧化技术的“智慧+零碳”是贯穿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关键要素。
与园区实践和学术研究先行相对应的,是智慧零碳园区在标准体系方面的滞后。智慧零碳园区类国家标准尚属空白、团体标准覆盖面窄,无法有效指导智慧零碳园区的评价与建设。
本次标准编制工作紧扣团体标准在国家标准化体系中面向创新需要的定位,着眼于“智慧为手段,零碳为目标”的核心理念,意在发挥对我国智慧零碳园区建设的创新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创新性、引领性和实用性。
在此背景下,编制组于2022年7月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立项,开展本标准编制工作。清华同衡作为主编单位,联合中国开发区协会、中交海投两家副主编单位和十余家参编单位,组建了涵盖高校、科研院所、园区建设使用方和园区管理运营方的联合编制组。
本标准总结园区低碳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标准梳理、案例研究、文献综述,汇总出业界有共识的智慧零碳园区建设的关键技术领域。在此基础上围绕“智慧”和“低碳”两个维度,针对规划设计和实施运管两个阶段,面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和商务办公三个类型园区,构建了包括园区规划、产业体系、交通体系、能源体系、基础设施、园区建筑、园区综合碳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八个基本技术版块和技术创新版块在内的“8+1”评价体系。
一是如何将智慧融入到零碳目标中。实现零碳目标所需要的智慧手段,既涉及能源结构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流程优化等“全领域”,又包括计量、监测、调控等“全流程”;而既有零碳标准往往仅涉及“智慧”体系中的单一信息平台,因此难以支撑综合性零碳目标的实现。
二是如何通过指标设置既包容差异,又体现区分度。首先,由于各地区客观条件不同,园区部分指标的合理取值差异较大。以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例,可再生能源富集的内蒙古出台地方标准中,对该指标的要求高达80%,而可再生能源有限的深圳在地方标准中仅要求达到10%。其次,由于具体技术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不同,指标设定须兼顾一定的差异性。以余热利用方式及效果为例,电厂、余热锅炉以及其他场景的余热利用效率差异较大,需要考虑各自场景下的合理指标取值。
三是如何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园区的实用性需求。我国园区类型众多,碳排放场景与实现智慧零碳目标路径各异。基于对前沿智慧零碳园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物流仓储、商务办公等非生产制造类型园区愈发成为智慧零碳园区建设的主力军,而各类型园区排放特征差异大,这都对标准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章节层面,以智慧为手段贯穿零碳园区8个关键技术领域章节。在每一个关键技术章节均构建“零碳+智慧”的技术耦合体系,从而将智慧手段融入到全领域的零碳目标中。此外,围绕计量、监测、调控三大关键环节,增加“智慧”维度的评价内容,从而将智慧手段融入全流程的零碳目标中。
二是指标层面,叠加智慧评价,形成33个融合类指标。通过将8个关键技术领域、3大零碳关键环节与“智慧”叠加,在27个零碳指标的基础上,形成了33个“智慧零碳”融合指标。零碳指标侧重于园区零碳目标成效的评价,“智慧零碳”融合指标更加侧重于智慧手段落实情况的评价。
三是评分方法层面,在计算总分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对“智慧零碳”融合的评分。在“”所有60项指标总得分不低于60分”的基础要求上,进一步提出“33项智慧零碳融合指标总得分不低于30分”的要求,确保参评园区不仅是零碳园区,更是智慧零碳耦合的园区。
2、针对“如何通过指标设置既包容差异,又体现区分度”这一难点,突出“区分度”,兼顾门槛评价与高标准引导。
通过设置控制档、合格档、优秀档三个梯度,体现门槛评价与高标准引导的区分度。其中控制档对应14项控制项指标,发挥筛除“不合格”园区的作用;合格档对应60项评分项指标,发挥路径引导作用;优秀档对应12项加分项指标,发挥创新先行的作用。
一是控制档,标准在8个关键技术领域共设置14项控制项,参评园区必须全部满足方可参评,通过“一票否决”的方式明确园区参评资格门槛。设定依据包括两种,一是满足国家底线性要求,包括生态环保、产业准入等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二是符合智慧零碳的基本理念、已经采取了智慧零碳的基本门槛措施,如必须具备综合碳管理平台、定期实施碳计量监测等。
二是合格档,通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应对园区客观发展建设条件差异大的现实。其中,定量指标采用梯度取值的方式,包容不同园区的差异性;定性指标采用分类取值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并通过明确其技术细节要点,充分发挥评价标准对园区建设的高标准引导作用。
三是优秀档,通过设置提高与创新章节作为加分项,鼓励园区在“单项赛道”的前沿技术运用。主要包括两类指标,一类是CCUS等市场成熟度不高、经济性尚未验证的技术,鼓励园区先行先试;另一类是清洁能源使用效率等成熟指标,通过设置更高取值,引导园区更高标准建设。
3、针对“如何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园区的实用性需求”这一难点,突出“实用性”,加强团体标准的广泛适用。
首先,面向智慧零碳园区常见的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商务办公、综合类园区四种类型,采用“同一套指标、差异化参评”的方式。针对各类型园区各章节重要性不同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打分权重因子,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其次,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遵循事先引导、事后评价原则,划分规划设计、实施运管两个评价阶段。规划设计阶段侧重技术指标评估,实施运管阶段侧重实施成效评估,并采用“同一套指标、选择性参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另外,为了确保标准真正管用、好用,项目组邀请了7家建设水平较高、技术较先进的园区参与试评价工作,涵盖了生产制造、商务办公、物流仓储等各种类型园区以及实施运管、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确保试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在每项指标评价之后,从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和可区分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该指标下一步的优化措施,提升打分结果的合理性。
最后,为了应对碳排放核算、碳中和证明等关键指标的计量和计算方法尚未有国家标准且仍在不断完善的现实情况,在标准中预留第三方评价接口。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核验机构进行相关指标值的测算。
本标准已于2023年12月发布,并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目前正在积极推广实施评价工作,并与试评价参评园区进行下一步对接。标准编制的技术研究成果已运用在省、市、片区、功能单元等不同层级的地方实践和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以及绿色生态低碳智慧技术支撑、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等智慧化平台研发和服务当中。标准编制工作已在多个学术平台发声,荣获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优秀报告二等奖;推动学术科研成果转化,已有在投期刊论文一篇。
项目组成员:郑筱津、李晋秋、尚嫣然、冯雨、马一翔、聂垚、肖伟、毕莹玉、王潇、修高群、何慧灵、陈亚新、祁湘红、李丁丁、王佼佼、黄雨萌、帅思达、陈幸葆、万勇山、晁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